前十字韌帶撕裂點算好?不開刀也可以自癒?
如果你喜歡看甚至參與運動競賽,那麽你對「十字韌帶撕裂」一定不陌生!
本港方面,有「微笑劍后」之稱的江旻憓曾先後雙膝十字韌帶撕裂,最終接受手術及術後康復成為奧運金牌選手!
外國方面,頂級足球員如伊巴謙莫域亦曾經歷十字韌帶撕裂及接受手術,康復後重回巔峰!
什麽是 前十字韌帶撕裂?
前十字韌帶 (ACL) 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主要防止脛骨過度前移和旋轉。若完全斷裂,膝部穩定性將大幅下降,特別在上下樓梯、急停轉向等動作時,會有膝部「鬆脫」或「跣腳」感。
撕裂原因包括:
- 運動需求:奔跑時急停、急扭轉向(常見於足球、籃球運動中)等動作會對「重心腳」的韌帶產生體重一倍以上的拉力
- 膝關節遭受直接撞擊(如車禍)或由高處墮下
- 肌肉力度或彈性不足: 鍛鍊/熱身不足均可導致肌肉不能有效「保護」韌帶
- 先天力學因素: 股骨溝過窄或膝外翻(外八字)可致ACL更易撕裂
- 神經控制因素: 體位感覺欠佳+肌肉過勞→ 導致平衡及協調失靈,令關節韌帶更容易受傷
- 舊患: 曾經(局部或完全)撕裂的韌帶一般較容易再撕裂
為什麼ACL被稱為「運動員殺手」?
- 唯一「無血管」的主要韌帶,完全撕裂後無法自癒
- 膝關節穩定性驟降,大大影響運動表現
拖延治療會導致:
- 半月板撕裂風險增加3倍
- 提前20年出現關節炎
當你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即就診:
- 運動時聽到"啪"的斷裂聲
- 膝腫脹持續超過72小時
- 上落樓梯時膝關節突然有"脫臼感"或"打軟腿"
不開刀可以自愈嗎?看看你屬於那種情況:
- 保守治療(行為適應者Copers):
- 韌帶撕裂<50%(需MRI確認)
- 日常生活只需走平路、靜態工作
- 能堅持每天2小時復健
( 但根據研究,採用保守治療後,9-20%人仍會膝頭不穩定,客易再受傷!)
必須考慮手術治療的3大紅燈
- MRI顯示完全斷裂
- 活躍參與(每週>3次)運動人士(特別是重訓、及包含跑跳等需要膝關節急轉的項目)
- 頻密出現(每週發生1次以上)"膝關節脫臼感"
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是什麽?
- 一般使用自體韌帶(患者自身肌腱好處是癒合率高)或異體/人工韌帶重建
- 以微創內窺鏡小切口操作,並可同時修復半月版或關節軟骨受傷(如有伴隨損傷)
- 以可吸收螺釘或鋼鈕固定新韌帶 → 直至與身體融合
復原時間:
- 手術後立即可逐步以輔助器走路,兩週後不需輔助
- 約四個月可恢復負重訓練,一般6-9個月完全康復,約一年可恢復原先運動
手術優勢:
- 微創傷口小,疤痕不明顯
- 恢復膝關節穩定性,降低再次受傷風險
- 助運動愛好者重拾自信,回到熱愛的運動場
最新手術突破: 手術方法修補前十字韌帶,並非完全不可行!
最新研究顯示:對於高階局部撕裂(80-90%)的前十字韌帶,可採用手術進行修補(需在受傷後三至四週內進行)而達致愈合
手術優勢:
- 保留原本的體位感神經,加速康復
- 避免了摘取自體筋鍵作重建的各種問題
- 詳情可請教您的的醫生
預防勝於治療!
運動前必做:
- 動態熱身:高抬腿+側跳激活肌肉
- 防護裝備:機能護膝+專業運動鞋
- 神經訓練:單腳閉眼平衡練習及安全跳躍着地訓練
營養補充:
- 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 萄葡糖胺(Glucosamine):提供關節軟骨製造原材料
- 注射透明質酸: 促進關節潤滑及軟骨愈合
不要讓傷痛阻礙你的日常生活和運動夢想。
尋求專業評估,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重拾膝關節穩定與運動自信!
WhatsApp:+852 9329 8821
電話查詢:+852 3565 2868
Instagram: https://bit.ly/3TVzNn4
#希愈 #希愈醫療 #前十字韌帶 #ACL斷裂 #膝蓋痛 #運動傷害 #韌帶重建手術 #物理治療 #關節鏡手術 #運動醫學 #健康資訊 #預防勝於治療
原文刊於希愈醫療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