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狙擊手: 雙特異抗體精準出擊難治肺癌
【#希愈百科】腫瘤狙擊手: 雙特異抗體精準出擊難治肺癌
過去,確診晚期肺癌等同於絕望——
- 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平均存活期僅 6個月
-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40%面臨腦轉移,喪失自理能力
- 傳統化療、標靶治療抗藥性高,二線治療選擇稀缺
現在,雙特異抗體改寫了結局!
2023年,兩款革命性藥物 Amivantamab 和 Tarlatamab 獲國際認證,為末期患者帶來「長生存」與「高生活品質」的雙重希望!
【什麼是雙特異性抗體?】
傳統藥物只能鎖定單一目標,而雙特異抗體能同時結合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
雙特異抗體藥物是一種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像一個 Y,具有兩端接駁點,透過其中一端結合T細胞,另一端則鎖定癌細胞,從而將兩者拉近,促使自身的T細胞直接攻擊癌細胞。讓免疫系統更精準、更有效地攻擊癌細胞,副作用較小。
【肺癌治療的挑戰】
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抗藥性令二線治療成難題
- 超過40%第四期患者有腦轉移,影響生活自理能力
小細胞肺癌(SCLC):
- 傳統化療效果有限,存活期平均只有6個月
- 二線治療選擇少,療效不理想
【雙特異性抗體的突破】
NSCLC新藥:Amivantamab
專治EGFR突變後抗藥性難題,特別針對腦轉移
- Osimertinib抗藥後使用Amivantamab+化療
- PFS中位數由4個月升至6.5個月
- 有效控制腦轉移,一線使用Amivantamab + Lazertinib,疾病控制率達80-90%
SCLC新藥:Tarlatamab(BiTE)
突破傳統治療瓶頸,控制腫瘤擴散,延長存活期
- 後線治療抗藥階段,腫瘤緩解率高達40%+
- 病情控制期中位數由3個月升至14.5個月,幾乎五倍
【真實案例:80歲晚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重獲健康】
病情背景:
- 腫瘤擴散至肺、肝、淋巴,傳統化療失效
- 預期存活期<3個月
治療過程:
接受 Tarlatamab 治療 2個療程後:
- 腫瘤體積縮小 50%
- 肝轉移病灶幾乎消失
- 恢復自主進食、散步,病癥消失,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小心坊間誤導資訊】
坊間有不少「免疫療法」宣稱無副作用、包治百病
- CAR-T療法目前僅適用血癌,無數據支持治療肺癌
- 未經FDA、EMA等權威機構認證的療法,風險高且易延誤治療黃金期
- 選擇治療前,確認是否獲權威(如:FDA/NCCN/EMA) 認證,並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把握治療黃金期?】
- 基因檢測:找出腫瘤靶點,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
- 定期篩查:早期發現,治癒率更高
- 專業諮詢:希愈腫瘤中心提供跨團隊診斷,結合微創手術、標靶治療及免疫療法
- 醫學進步,讓抗癌之路不再孤單!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一起傳遞希望!
即刻聯繫希愈醫療,了解肺癌診斷治療及個人化方案
了解更多:https://heal-oncology.com/
WhatsApp:+852 9329 8821
電話查詢:+852 3565 2868
Instagram:https://bit.ly/3TVzNn4
#希愈 #希愈醫療 #雙特異性抗體 #肺癌 #NSCLC #SCLC #Amivantamab #Tarlatamab #抗癌新希望 #腦轉移 #基因檢測 #香港醫療 #健康資訊
原文刊於希愈醫療Facebook
相關服務
肛門癌
骨癌
膀胱癌
相關文章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