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骨問題無論男女老少、先天後天都有機會發生,而且原因眾多,慶幸目前醫學躍進,只要對症得宜,以手術針對根源,有患者連助聽器都可除下。
耳朵結構分為外耳(耳殼及外耳道)、中耳(耳膜後的空間)及內耳(耳蝸後的範圍)。當聲音從外耳傳入,震動耳膜,中耳內充滿空氣,由空氣震動轉化為液體震動,要靠3道耳骨鏈將聲音由耳膜傳往內耳耳蝸,讓內耳毛細胞接收信息。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表示,中耳的作用十分重要,若這部分出現閉塞,如小朋友常出現的中耳積水、耳膜穿破、鼻咽癌患者閉塞了耳咽管,使中耳空間沒了空氣,傳聲便會大打折扣,造成傳導性失聰。
耳骨問題原因多
因耳骨問題造成的傳導性失聰,有幾個可能性:
1.耳骨硬化:最常見是中年女士的耳鐙骨有新骨增生,聲音難以傳入耳蝸。
2.膽脂瘤:多在中耳對上位置長出,積聚皮屑形成的膽脂瘤會侵蝕耳骨,也會影響聲音傳導。這是由於耳部衞生欠佳、結構有問題所致,患者以成年人居多,也有兒童患有先天性膽脂瘤。
3.天生耳骨發育不健全:如耳骨一截缺損,甚至是其中一顆耳聽骨無生長所致。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
正因為引致因素頗多,黃醫生不諱言,就算檢查也未必馬上找到真正原因,診症過程中,醫生除了檢查外耳、耳膜外,也可配合電腦影像素描觀察耳骨結構,看看是否膽脂瘤或耳骨增生問題。由於耳骨僅得幾毫米非常細小,以電腦影像素描也未必看得清晰,有時需以手術掀起耳膜以顯微鏡或內窺鏡方能確定診斷,才定斷施行何種治療方法。
兒童多先天 成人多後天
耳骨疾病問題成人兒童都有機會出現,黃醫生指兒童患者多屬先天性,如天生耳骨發育不健全或先天有膽脂瘤。「由於幼兒要在四、五歲後才能做到一個較準確的聽力檢查,多數在這年紀才察覺並全面地診斷到小朋友是哪方面問題,有部分可能是屬耳蝸神經綫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成人相對以後天因素佔多數,無論是耳骨硬化、膽脂瘤,甚至是耳膜長期破損化膿成中耳炎,造成疤痕黏着耳骨,耳骨震動變差,都有機會出現聲音傳導性問題,影響聽力。
耳骨出現岔子,如是先天性,當事人未必為意,有膽脂瘤者或有耳朵發炎、壓到面部神經感到面癱等徵狀。慢性中耳炎患者,耳朵會流水流膿;耳骨硬化一類則難察覺,患者可能要到四、五十歲才感到聽力明顯變差,他們有一特徵:反在較寂靜環境中聽力較遜,在嘈雜地方卻聽得較好,黃醫生解說這奇特情況:「因為這類病人的耳鐙骨增生未穩固,身處嘈吵環境耳鐙骨仍會郁動,能如常傳聲;反之在幽靜時,耳鐙骨處於靜止狀態,在欠缺能量下難操作。這是初期狀況,到中、後期,一律會感到聽力下降。」所以聽力變差,勿以為一概是年紀大退化所致,也可能是耳骨出現問題有關。

^耳鐙骨失去功能患者,會換上鈦金屬製造的人工假骨蓉代,以重獲聲音傳入内耳道。(被訪者提供)

^耳骨問題通常在單邊耳朵發生,也有可能兩邊出現。(周美好攝)

^中耳穿洞患者耳骨被鈣化發炎物質包圍需換上新的耳骨,可拆除耳砧骨裁成「工字鐵」形狀來作自體修補,減少排斥。(被訪者提供)

^耳骨出現問題會損害聽力,惟如屬初期,末影響至全音域,當事人末必察覺得到。(iStock)
棘手個案 影響手術
有些耳骨問題可導致複雜的症狀,黃醫生指由於耳骨與面部神經十分接近,曾見有病人的面部神經在耳骨中央,而因為面部神經主宰我們微笑、眨眼等功能,這情況阻礙了耳骨手術進行。另一棘手情況是膽脂瘤生長已散布不同地方,難以一次過清除,需確保無再復發,才能進行耳骨手術;惟膽脂瘤已長至破壞外耳道,就難以進行手骨重整手術了。
耳骨重整手術過程,屬於中耳空間手術,與補耳膜情況類似,在外耳道切開一個位置,把耳膜及外耳皮揭開後,進入中耳空間進行耳骨修補。黃醫生指手術都可能存在風險,如有機會損害面部神經、鑽骨時傷害耳部等,但手術相對成功率達五至七成,使聽力有明顯進步,有患者甚至毋須再使用助聽器。
日常保護耳朵方法,黃醫生提醒,勿用硬物挖耳朵、保持衞生盡量避免使耳朵發炎含膿,患上膽脂瘤就要及早求醫。
記者:周美好
資料來源
1..TOPick - 【聽力減退】耳骨硬化或致傳導性失聰 中年女患者居多可藉手術重整 -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364718/【聽力減退】耳骨硬化或致傳導性失聰 中年女患者居多可藉手術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