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君訥表示,早於二十多年前,有本地研究指15至24歲年輕人焦慮抑鬱的情況,在所有年齡組別中位列榜首。2018年一項本地問卷調查亦顯示,大學生出現中度或以上程度抑鬱徵狀以及焦慮徵狀的比率分別為27%和20%,與2015年本港一般精神病(意指抑鬱症及不同種類的焦慮症)患病率調查的13.3%結果相比,大學生情緒問題值得社會關注。陳君訥指年輕人的環境和身份轉變,或誘發情緒問題。
徵狀於年輕時期出現
事實上,不少精神病的徵狀早於年輕時期已出現,大學生的身份轉變,由學生過渡到成人,無形中增添了不少壓力,容易誘發情緒問題。以學習模式轉變為例,中學學習模式較被動,有明確考試範圍,著重操卷,追不上進度可補習;大學訓練的是主動性,要自己找解決方法,亦沒有補習輔助。
人際關係方面,尤其到外地升學的大學生,最初未認識到新朋友亦未熟習環境,易感到孤獨。即使在香港,升大學後面對全新環境、新的同學,而且課堂以大班講課為主,較難與同學熟絡。有些年輕人亦在大學階段初嘗戀愛滋味,未必夠成熟處理情侶之間問題。另外,有些同學要借政府資助攻讀大學,或要做兼職賺取生活費,都是前所未有的體驗。有些人甚至有機會接觸毒品和酒,均會增加出現情緒不穩的風險。
服藥有適應期
陳君訥指,情緒病患者服食抗抑鬱藥後,徵狀會有明顯改善,「服食抗抑鬱藥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的風險很低,服藥首一星期,病人或出現緊張、焦慮不安或無胃口等未能適應的徵狀,但適應過後會慢慢改善。」事實上,抑鬱病本身帶給病人的困擾,比身體不適更大,因此積極治療才是走出抑鬱症的唯一出路。
建構緊密人際關係,有助精神健康。
4貼士守護精神健康
要守護精神健康,醫生提出以下幾個貼士:
一、 正向思維
人一般會抗拒、排擠甚至災難化負面、失敗、逆境的狀況,認定是壞事;若將之視為學習、體驗人生的機會,用正面態度面對,過後會發覺人生因這些歷練而變得更成熟和完整。
二、 多做正面行為
安排時間定時作息及運動。培養運動習慣,能幫助調節腦傳遞物質以維持精神健康。運動時訂出目標,完成後亦會產生成功感及正面情緒。安排固定時間參與社交閒娛活動,是遇上不如意及情緒不好時很有效的緩衝區;定期的靜觀訓練亦令人較易接受或過渡負面情緒。
三、著重人際關係連結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擁有緊密和正面的人際關係,與快樂有很大關連,所以要用時間經營緊密關係,增強及擴大朋友圈子。
四、過有意義的生活
制訂一些可達成的目標,盡力完成。學習新事物或技能、做義工幫助別人,助人同時也助己。
網上工具自我評估
醫生提醒,有抑鬱徵狀並不等同有抑鬱症,抑鬱症首先要留意病徵是否持續兩星期以上,並且是否影響日常生活,如無法如常上學、學習或無正常社交關係。此外,亦要視乎病徵數量及程度是否符合抑鬱症定義,市民可參考醫務衛生局相關網上工具自我評估(網址:https://www.dhc.gov.hk/tc/depression_questionnaire.html),有任何疑問,應向專業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