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懷孕準備 | 想生龍年BB幾時要準備?醫生分享3個提升懷孕機率的方法、計劃生育建議檢查項目及注意事項

剛踏入兔年,相信已有不少夫妻正為下一個生產高峰期「龍年」作準備,正因中國傳統生肖屬龍可為家族帶來興旺,所以龍年也不時會出現生育率的「反彈」。根據政府統計署數字,上一個龍年(即2012)年的一般生育率是36.4,比起2011年升8.3%,亦較2013年的一般生育率高出12.3%。

準備懷孕有甚麼要注意及秘訣?幾歲才算高齡產婦?計劃生育前要做甚麼檢查?以下由婦產科專科李閏婷醫生跟大家一一分享。

李閏婷醫生

懷孕準備 | 計劃生龍B 最好在今年6月到明年4月受孕

明年2月10日是初一,也是龍年之始,在這天往後一年出世的嬰兒就是「龍B」,想懷上「龍B」,首先要知道如何計算預產期。一個懷孕孕期大概為40周,月經規律的女士,在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為始,往後推算兩周大約就是排卵期,即是最容易受孕的日子,而將這次月經的第一天「月份減3、日期加7」,便是預產期,當然預產期並不能精確預計分娩日子,多多少少會有誤差,所以若能在今年6月到明年4月受孕,嬰兒很大機會會在龍年出世。

龍年往往是生育高峰期,所以醫生會特別忙碌。李醫生憶述:「還記得2012年農曆新年前,因為醫學原因而替孕婦安排催生或剖腹產時,很多媽媽也想多等數天,讓孩子可以在龍年出生。有一個媽媽在足月前已患上妊娠毒血症,再加上胎位不正,所以建議37周剖腹產,但媽媽卻想多等一個多星期,讓孩子成為『龍B』。媽媽需要留院,以密切監察血壓和胎兒狀況,若出現嚴重併發症,便要及早安排緊急手術。幸好媽媽和胎兒情況保持穩定,可以在預定的日子剖腹產。」不過很多時候,頑皮的嬰兒也會為父母帶來驚喜,提早出世,作為醫生也不能預計,所以無論是「龍B」或是「兔B」,也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最重要是母子平安。

懷孕準備 | 35歲或以上便屬高齡產婦

年輕女性自然成孕的機會較年長女士高,懷孕期間亦較少出現併發症,產後復原也較快,而女性在35歲後,身體機能、卵子的儲備和質素都會下降,所以年紀越大,懷孕的機會越低。凡女士懷孕時預產期是35歲或以上,便屬於高齡產婦。

高齡產婦在懷孕期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例如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而胚胎亦較高機會出現染色體問題,例如唐氏綜合症,亦增加小產的風險

自然流產:流產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小於35歲大約有10-20%,超過45歲則約一半機會流產

唐氏綜合症:30歲左右的母親誕下唐氏綜合症嬰兒機率少於0.2%, 35歲孕婦懷有唐氏症寶寶的機率是1/350;40歲的孕婦則提升至1/100

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機率會隨著產婦的年齡增長而增加,在懷孕期間,若血糖控制不理想,會增加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早產,剖腹生產的機會,而胎兒過大會導致生產出現困難甚至難產,對孕婦及胎兒也有危險

妊娠毒血症:妊娠毒血症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加尿蛋白,嚴重時可引發癲癇、中風、器官衰竭,亦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或早產,危及孕婦及胎兒生命

 

懷孕準備 | 計劃生育前建議進行孕前檢查

有生育計劃的夫婦,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充足休息,定時運動,吸煙飲酒者應盡早戒煙戒酒,以維持健康的身體,為懷孕做準備。女士過瘦或過胖也會影響排卵,減低懷孕機會,而肥胖男士的精子數量和質量也比較差,亦會減低生育能力,所以夫婦都應保持理想體重,身體體質指數(BMI)應維持於 18.5-22.9 範圍。女士在懷孕前三個月至懷孕12周,應服用400微克的葉酸補充劑,以減低胎兒患神經管缺陷(先天腦部或脊椎發育異常)的機會。

夫婦在準備懷孕前,建議進行孕前檢查,以了解雙方的健康狀況。女士方面,抽血檢驗可作隱性遺傳病篩查,例如地中海貧血,亦包括病毒測試,例如乙型肝炎、梅毒、德國麻疹抗體和愛滋病;而超聲波可評估子宮和卵巢的狀況,了解有否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等常見的婦科疾病,這些問題不單可影響生育,亦有機會在懷孕後帶來併發症,所以應在懷孕前診斷處理。而月經不規律亦會影響排卵,若女士的月經周期少於21天、多於35天,或一年少於8次月經都屬於不正常,應該盡早找醫生跟進,以排除卵巢多囊症或其他荷爾蒙失調問題。而男士則建議進行精液分析檢查,以評估精子的數量、形態和活動能力。

懷孕準備 | 醫生分享3個提升懷孕機率的方法

如果想在這段時間懷孕,夫婦便要勤力一點。卵子排出後會留在女士體內24小時,而精子則可存活3-5天, 每兩至三天行房一次可增加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機會,增加懷孕機率。有些夫婦務求一擊即中,只在預計排卵當日行房,卻事與願違,未能成孕,因為女性一個月只會排卵一次,很難精確預計,因此次數太疏容易錯失懷孕機會,而且太久沒行房,精子於男士體內久久未排出,質素便會下降,反而影響受孕機會。

女性月經週期中最易受孕的時間通常是排卵前五天直到排卵當天,在這段期間增加行房次數可增加受孕機會。要預計排卵,可有幾個方法:

  1. 以經期推算: 女性在下一次月經到來之前約14日就會排卵,留意自己3-6個月月經周期可觀察月經規律,從而推算排卵日子,但若月經不規則,排卵期就變得難以預測
  2. 觀察身體變化: 有些女性在排卵前會有輕微腹痛、乳房脹痛,而陰道分泌物會變得像生雞蛋蛋白般透明而有黏性
  3. 使用排卵紙:排卵試紙的原理是利用驗尿去量度女士體內的荷爾蒙黃體化激素(leuteinizing hormone, LH)的變化,來判斷是否進入排卵期

而量度體溫變化以監測排卵並不準確,所以不建議使用。

相關文章

2025.06.27
高溫殺癌新戰術!認識「腹腔溫熱灌注化療(HIPEC)」
2025.06.25
尿道炎反覆發作?4招破解復發魔咒
2025.05.23
【乳癌戰記】「醫生,我會唔會死㗎?」——黎太的抗癌故事
2025.04.23
悶悶不樂?天氣的錯?有可能是更年期
2025.01.27
宮腔鏡是甚麼?適用於甚麼治療?
2024.11.26
更年期徵狀有可能持續10年?
2024.08.15
子宮內膜瘜肉影響懷孕機率?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2024.07.05
月經紊亂?可能是子宮內膜瘜肉在作祟!手術是唯一選擇嗎?
2024.05.28
【海扶刀 HIFU】無需開刀 無創消融子宮肌瘤
2024.05.21
長期便秘易有子宮肌瘤?中醫教你6招改善便秘
2023.12.22
盆腔超聲波檢查過程 + 兩款超聲波有什麼分別?
2023.12.01
荷爾蒙失調多可怕,暗瘡、月經不規律只是最輕代價!
2023.11.27
產檢要做足 保障媽媽和胎兒的健康!
2023.10.19
子宮內膜癌比子宮頸癌更常見?
2023.09.14
如何分辨「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 可以如何診斷及治療?
2023.08.28
【HPV疫苗】HPV有話說,男生在外要保護好自己!
2023.08.18
新手媽媽|產前檢查勿懶做 拆解4類嬰兒常見先天病 醫生:應有檢盡檢
2023.05.04
【荷爾蒙失調】月經亂?生暗瘡?7大特徵及解決方法
2023.03.07
子宮腺肌症 | 經血過多、經痛惹不育疑雲!醫生詳解子宮腺肌症症狀、3大治療方法
2023.01.03
子宮肌瘤是什麼?婦產科醫生教你預防方法
2022.11.21
負型血孕婦 小心胎兒溶血

馬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接收最新服務及資訊。

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歡迎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我們會使用cookies。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詢及服務預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