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腸道微生態|非入侵性檢測快捷準確 有助盡快發現大腸瘜肉免致癌風險

在二〇二一年,大腸癌位列於香港第二常見癌病,早期病徵不明顯,半數病人確診時已屬第三或四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外科專科老兆雄醫生表示,九成以上大腸癌是由瘜肉演變而成,因此要預防患上大腸癌,理應由瘜肉着手,愈早發現瘜肉並予以切除,便可以減低演變成癌症的風險。

老兆雄醫生

及早找出瘜肉 減低致癌風險

每天進食食物進入腸道,大腸內的細胞就會不斷生長及剝落,如果大腸黏膜組織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異常增生,就有機會形成瘜肉。不過並非所有瘜肉均會演變成為癌症,老兆雄醫生指出:「常見瘜肉主要分為增生性瘜肉及腺瘤性瘜肉,前者體積一般較細,直徑只有一至二毫米大小,並且多在直腸中出現,較少機會變成癌症;但腺瘤性瘜肉卻有機會屬於癌前病變,當中更細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管狀腺瘤,其中絨毛管狀腺瘤變癌風險為最高。但當慢慢變大後,演變成大腸癌的機會則較高,因此在早期找到瘜肉,於未變惡時切除最為理想。」

切除瘜肉的方法有很多,老醫生說由於瘜肉大多在腸鏡檢查時發現,如果直徑少於二厘米,會直接使用大腸鏡把瘜肉整粒切除,「但若瘜肉直徑大於二厘米,或是瘜肉佔據範圍較大,則可能需要其他內窺鏡方式進行手術切除,包括黏膜下層切除以及近年新興的黏膜下剝離術(ESD)。」不過最極端情況是發現「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整條大腸內壁都滿布數以千百計瘜肉,「始終手術每切除一粒瘜肉,就有百分之零點一的穿腸風險,如果瘜肉數量太多,根本沒可能逐粒切除,有可能要考慮大腸切除手術,視乎瘜肉分布來決定要切走的腸段。因為這是家族遺傳病,患者的直系親屬都要檢查,以便盡早評估風險。」

 

進食過量紅肉、吸煙及酗酒均是增加腸道瘜肉癌變的元凶。

 

腸鏡檢查過程 並非適合每位患者

別以為瘜肉切除後就無後顧之憂,其實亦會存在復發風險。老醫生表示根據美國及歐洲的大型醫學會指引,發現及切除瘜肉後仍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如果瘜肉少於十粒,每粒直徑不大於一厘米,患者要每隔五至十年再進行腸鏡檢查;如果瘜肉體積較大或有早期病變,則可能每隔一至三年就要進行腸鏡檢查。」雖然腸鏡是最有效找到瘜肉的方法,但始終屬於入侵性檢查,並非所有人均能接受,「照腸鏡時需要麻醉,不會太辛苦,但由於檢查前須排清腸道中大便,才能清楚知道腸壁是否有瘜肉存在,因此要先服用瀉藥,即使部分病人選擇電腦斷層大腸造影檢查,同樣也要先服瀉藥清理腸道,才能確保有清晰影像,很多人因害怕或不適合服用瀉藥如吞咽困難的病人便未能進行腸鏡檢查。」

 

研究指出,吸煙及酗酒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有效提升 檢測準繩度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發出全球首創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偵測瘜肉及大腸癌風險,只需檢驗糞便內的特定細菌基因,老兆雄醫生認為整個過程簡單方便,「傳統大便隱血測試雖然也屬非入侵性的簡單測試,但準繩度卻只有七成,對小瘜肉的靈敏度更低於百分之十;中大的測試方法偵測大腸癌的靈敏度大幅提升至百分之九十四,對小瘜肉的準確度更高出幾倍,最重要是列出病人擁有瘜肉的風險程度,對於醫生來說,有多點數據來決定是否要為病人進行腸鏡檢查,一方面可以令低風險的病人免除腸鏡之苦,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找出中高風險的患者,盡快讓他們接受治療,增加存活機會。」

事實上,愈早發現治癒的機會越高,第一期大腸癌五年的存活率更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大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的方法為非入侵性檢查,擁有方便、準確及快捷等多項優點,十分適合繁忙的都市人,盡早發現瘜肉予以根治。

身體出現瘜肉,大部分也沒有任何徵兆,只有少部分病人會有大便習慣出現改變或腸胃不適的情況。

原文網址:https://eastweek.stheadline.com/health/2902/腸道微生態非入侵性檢測快捷準確-有助盡快發現大腸瘜肉免致癌風險?utm_source=sthwebshare&utm_medium=referral

馬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接收最新服務及資訊。

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歡迎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我們會使用cookies。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詢及服務預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