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及膽管石
外科
膽石(膽囊結石)是膽囊內形成的固體結構,通常由膽汁、膽固醇、膽色素和鈣鹽等物質結合而成。膽管結石則是滯留在膽管中的膽石或在膽管內形成的結石。如不進行治療有機會引發疼痛、炎症甚至併發症,威脅健康。
症狀
膽石可能引起膽絞痛,這是由於膽囊收縮時結石阻塞膽囊或膽管所導致的劇烈腹痛。由於膽囊位於右上腹,因此主要疼痛部位會出現在右上腹,有的人也會感覺到痛到肩膀、後背部。其他症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尤其會出現在吃完飯後,膽囊開始運作收縮之時。
多數的膽結石,是不會造成症狀,但當出現以下併發症,一定要馬上就醫:
膽囊炎 | 膽結石阻塞膽管出口,長期下來會導致膽囊發炎,並引發劇烈的腹痛與發燒,嚴重會併發敗血症、甚至死亡。 |
膽管阻塞 | 膽汁是經由膽管流向十二指腸,膽管阻塞,可能會引發膽管感染或黃疸,甚至是胰臟炎。 |
胰管阻塞 | 胰液跟膽汁一樣,都是幫助消化的消化液體。胰液從胰臟經由胰管到總膽管,當膽結石造成胰管阻塞,可能會引發胰臟炎、造成劇烈且持續性的腹痛。 |
膽囊癌或膽管癌 | 結石對膽囊粘膜的慢性刺激,可能導致膽囊癌的發生。雖然較為少見,不過有膽結石病史的人,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較高。 |
成因及風險
成因
膽石形成的成因主要與膽汁的組成和膽囊功能異常有關。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膽囊收縮功能異常、膽囊內黏液分泌異常以及炎症和感染都可能促使膽石的形成。此外,遺傳因素也可能增加形成膽石的風險。
高危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出現膽石的高危因素:
- 高齡:年齡增長是膽石發生的風險因素之一。
- 女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膽石。
- 肥胖:肥胖與膽石的發生率增加有關。
- 快速體重減輕:過快的體重減輕可能增加膽石的風險。
- 高膽固醇飲食:攝入過多的膽固醇食物可能增加膽石形成的風險。
診斷
診斷膽石及膽管石通常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醫學檢查和影像檢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診斷方法:
血液檢查 | 可以測量肝功能和檢測是否有膽囊炎或其他併發症。 |
超聲波檢查 | 最常用於檢測膽石和膽管石的方法之一。這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可以顯示膽囊和膽管的影像,並檢測是否存在結石。 |
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 | 提供更詳細的影像,有助於醫生確定結石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檢查是否有其他併發症。 |
磁力共振成像 (MRI) | 提供高解析度的影像,尤其是對於檢測膽管內的結石有很好的效果。 |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 (ERCP) | 醫生由口腔、胃及十二指腸,從而逆方向地把導管放進膽管或胰管內,注射顯影劑以進行X光造影,再配合內視鏡技術觀察胰、膽管內狀況,並同時進行各項診斷及治療。 |
膽囊功能測試 | 可以評估膽囊的收縮功能是否正常,這對確定結石是否造成膽囊的功能異常很有幫助。 |
治療
對於有症狀的膽石,膽囊切除手術是最佳的治療方法。現時以微創手術,即腹腔鏡技術進行膽囊切除已成為主流,具有創傷小,康復快的優點,病人一般可於術後一至兩天出院。
切除膽囊後無需擔心不能正常消化及飲食,因膽汁全由肝臟製造,膽囊只負責儲存與排出,因此只有少部份患者術後初期進食較油膩食物時會易腹瀉,但一般屬短暫情況,當身體適應後問題便會逐漸消失,可如常生活。
如果有膽管石、胰臟炎等併發症出現,則可能需要以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 去治療結石引起的閉塞與炎症後,方可進行手術。
飲食預防
以下是一些飲食預防膽石形成的建議:
- 低膽固醇飲食:減少攝入高膽固醇食物,例如紅肉、奶油和奶酪等。
- 高纖維飲食:攝入足夠的纖維可以幫助消化系統順暢運作,減少膽汁中膽固醇的濃縮。
- 健康脂肪: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替代飽和脂肪,例如橄欖油、亞麻籽油和堅果。
- 適量攝入蛋白質:適量攝入蛋白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但過量攝入可能增加膽石風險。均衡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攝入豐富的水果、蔬菜和全穀物。
相關服務
急性闌尾炎
急性膽囊炎
肛門癌
我們的醫療中心位置
希愈醫療中心
為病人提供多項優質專科醫療服務的門診中心。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希愈腫瘤中心
提供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和中醫治療等服務,以滿足癌症患者需求的腫瘤中心。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希愈醫學美容中心
為客人提供最私人、舒適的環境,並由專業醫生主理的醫學美容中心。
星期六 10:00am - 4: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希愈生殖醫學中心
專業團隊為您提供一站式輔助生育及各類婦科服務。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